2025年9月2日,奥克斯登陆香港资本市场,截至发稿时总市值为256.62亿港元。这是继三星医疗(电表与医疗)、奥克斯国际(高端物业)之后,宁波富豪郑坚江收获的第三家上市公司炒股配资咨询投资,募资所得50%将用于升级智能制造体系及供应链管理,其余用于全球研发、拓展销售及经销渠道等。
时间回到1986年,25岁的郑坚江带领7人团队,毛遂自荐承包了负债20万元、濒临破产的龙观钟表零件厂(奥克斯前身),正式开启创业之路。从生产加工各种零部件起步,做过录音机、电视机拉杆天线、电表罩壳,80年代末进军仪表业,创立“三星”品牌,短短三年便做到行业第一。
郑坚江敏锐地意识到,随着社会经济发展,当时还是奢侈品的空调将进入千家万户。1994年与美方合资建立宁波AUX电器厂(90年代末开始转为自主经营),正式进军空调制造领域。
在喊出“免检是爹,平价是娘”的口号后,奥克斯于2001年发起一场声势浩大的“低价战”——产品上市时价格比进口商品低60%左右、比国内同类产品低30%。次年发布《空调成本白皮书》,揭露行业秘密:一台1.5匹的冷暖型空调的生产成本为1378元,加上销售费用370元、商家利润80元、厂家利润52元,市场零售的标准价应该是1880元。
虽然被同行斥之为“炒作”,但效果立竿见影,销量从01年不足90万台猛增至04年的325万台,跻身行业第四,“价格屠夫”的名号就此响彻业界。往后发展,奥克斯持续在销售渠道下功夫,包括首创通过减少经销层级,让利于消费者的销售模式;打造“小奥直卖”生态系统;首推“互联网直卖”模式。2018年,奥克斯以589万台的销量、28.57%的市场份额登顶国内空调线上平台。
与此同时,公司稳步推动全球化战略,建立泰国生产基地,在日本设立研发中心,在马来西亚、泰国、阿联酋等组建本地化团队。如今业务已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,除了“奥克斯AUX”主品牌,还孵化“华蒜”和“奥菲特AUFIT”,并推出ShinFlow等高端品牌,满足全球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及偏好。
如今,奥克斯集团已拥有3家上市公司、15大制造基地、7大研发中心,员工4万余名,去年实现营收902.04亿元,总资产701亿元,利税超100亿元,排在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114位、2025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第81位。
奥克斯集家用和中央空调设计、研发、生产、销售及服务于一体,去年实现营收297.59亿元,净利润29.10亿元,同比分别增加19.8%和17.0%。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7%至93.52亿元,净利润同比增长23%至9.25亿元。
2024年家用空调销量1710万台,中央空调销量160万台,同比分别增长22.1%和23.1%。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数据,按销量计算,奥克斯是全球第五大空调提供商(市场份额7.1%,2022-2024年销量复合年增长率达到30%,是前五名中增速最快的),中国第四大空调公司(市场份额7.3%,2022-2024年销量复合年增长率达到22.9%,是前五名中增速最快的)。
当然,奥克斯也面临诸多挑战。一方面,因主打低价策略,2024年公司毛利率仅为21.0%,同比下降0.8个百分点,远低于格力(消费电器毛利率34.91%)和美的(智能家居毛利率29.97%)。收入也存在巨大差距,去年美的集团智能家居业务(含暖通空调、消费电器业务)收入为2695.32亿元,格力电器消费电器(含空调业务和生活电器)收入达到1485.60亿元。
说到格力,两家的“恩怨”从2013年起一直延续至今,董明珠曾在多个公开场合下炮轰奥克斯空调。截至2025年2月,双方的诉讼纠纷接近60起,其中近50起与专利有关。
另一方面炒股配资咨询投资,随着小米、华凌等品牌以更低的定价抢占下沉市场,奥克斯优势不再。根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,2024年国内空调线上市场,其以7.35%的份额排名第五。今年上半年(1-26周)份额下降至6.39%,排名跌至第七。
信泰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